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新闻中心 » 工作动态

大方县史志办领导干部到六龙镇方井村开展“大走访”暨扶贫慰问调研活动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1月29日,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关心支持基层一线扶贫干部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贵州省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毕节市委及大方县委、县人民政府有关工作安排,县史志办主任赵凤英与副主任王慧玲,中层干部陈娟、李兴远组成调研组,深入联系帮扶点六龙镇方井村开展“大走访”暨扶贫慰问调研活动,看望慰问了方井村驻村干部、村干部及贫困户。

一是召开调研座谈会。史志办调研组首先与方井村驻村干部杨建勋,方井村“两委”全体成员黄家林、唐永友、宋世江、宋琦、高承凯、李显雪集中座谈,赵凤英传达了《中共大方县委办公室、大方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大方县领导干部“大走访”暨扶贫慰问调研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党办通字〔2018〕15号文件)精神,传达毕节市委近期出台的《脱贫攻坚一线干部关怀激励办法》,说明了本次“大走访”活动的主要目的和方法步骤。

二是开展个别访谈。调研组每两人一组分为两个小组,对杨建勋、黄家林、唐永友、宋世江、宋琦、高承凯等6人进行个别访谈,围绕方井村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希望上级支持解决的困难等,每人访谈问题23条以上,共访谈问题144条次。通过个别访谈,帮助村干部加深对本村基本情况的认识了解,同时,调研组了解到方井村存在基层党组织较为软弱涣散、产业覆盖难等发展制约因素,为今后进一步开展脱贫攻坚工作奠定基础。

三是走访贫困户。调研组随机走访了宋成友、余尚直、高承华、宋成祥等4户贫困户,了解他们的生产生活情况,向他们宣传各级党委政府有关扶贫政策,引导他们理清发展思路,指出他们在个人和家庭环境卫生方面存在的问题,鼓励他们振奋精神,树立勤劳致富信心。

通过走访调研,发现方井村目前存在以下急需解决的问题:

第一,群众普遍反映强烈的缺水问题。方井村属工程性缺水,群众一般就近寻找水源自己解决生产生活用水问题。但由于高速公路和铁路的建设,特别是成贵快速铁路的建设,使长坡组、孔口组原有水源被挖断,吃水难成为最突出的问题。群众曾多次向村委、镇政府反映过,甚至曾采取阻工之类过激方式,但至今一年多仍未解决。建议六龙镇党委政府积极协调,督促施工单位尽快解决问题;建议县水务部门在项目、资金上对深度贫困村予以倾斜,尽早解决方井村群众吃水难问题。同时,通组路、进寨路、连户路、院坝硬化等补短板工程进展缓慢,建议六龙镇党委政府加强协调督促。

第二,方井村基层党组织较软弱涣散问题。村、支两委没有一套严格的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工作缺乏统筹计划和安排,发展思路不够清晰,随意性较大,村干部过分依赖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班子内生动力不强,没有坚强的战斗力,难以担负带领群众脱贫致富的重任。建议六龙镇党委政府选强配齐方井村两委班子,加强管理督导,并充分调动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积极性,合力提升村级组织战斗力。

第三,群众反映强烈的整村没有网络问题。因不能上网,村民不能及时了解外界信息,导致信息闭塞,发展电商更不现实。建议六龙镇党委政府将网络问题纳入重要议事日程进行研究和规划,协调通讯部门实地踏勘并施工建设。

第四,建议调整方井村驻村干部。方井村作为深度贫困村,2018年必须出列,但基础设施薄弱,“四有五覆盖”方面短板较多。建议组织部门调派单位有项目有资金的年轻科级后备干部到方井村驻村,更有利于推动项目落实,更有利于助推该村如期脱贫。

调研中还发现其他一些问题,如贫困户培训针对性不强,效果不够好等。建议问需于民,因地施策,将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送到田间地头,增强培训的实战效果。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