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档案服务 » 馆藏介绍

军政部兵工署第53兵工厂贵阳分厂、第44兵工厂、第43兵工厂(1936.7~1949.4 全宗号:M94)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为了制造国防器材,军政部兵工署第53厂于1943年2月在贵阳筹设分厂。厂长周继健、主任龚祖国。该 厂主要承办兵工署及总厂指派的业务和军用器材业务。其机构设:总务处、工务处、技术处、会计处、福利处、购置科。

第44兵工厂的前身是南京中央修械所。1936年7月,国民政府军政部为了适应枪械修理的需要,由其所属的兵工署在南京蟠龙里筹建了中央修械所。1938年冬,因战事转移,搬到贵阳。1939年1月,接收了原贵州机械厂的虹桥机器工场,以此为所址,重新建所复工。1940年春扩编为中央修械厂,接并沅陵修炮厂和汉阳兵工厂。1943年7月奉命更改番号为第44兵工厂。次年1月,又接并桂林第43兵工厂。1946年4月,44兵工厂奉命部分迁往山东。其内设机构是在厂长下设办公厅、职工福利科、工务处、会计处、总工程师室、缉卫稽查处、购置科、营缮科、游动修理总队。一级机构以下还有所、课、库、室以及医院、子弟学校等,是规模较大的兵工厂。

第43兵工厂是军政部兵工署所属兵工厂,于1940年2月由桂林转至贵州遵义主要承办修理和制造军械。厂长赵达。其机构设有福利处、事务课、稽查组、物料库、供应课、购置科、成本课、作业课、政工课、检验课、出纳课、会计处、第一所至六所、训育课等。1944年1月,该厂并入第44兵工厂。

该全宗档案于1963年6月接收进馆,共114卷。档案形成时间为1936年7月至1949年7月。其内容如下:

(一)有军政部特别党部以及第7区、23区、28区、33区党部党员名册、党费月报、部分监委党员姓名表等材料;军政部特别党部第36区征求党员意见、清理党籍材料;士兵集团入党派监誓人文件、入党誓词;军政部特别党部以及第7区、36区关于党务宣传与各种宣传要点,对异党活动等事项的指示、训令;军政部特别党部以及28区、45区有关人事任免、考核和部分移交材料;兵工署第二、三材料库、警卫中队、警卫排的官兵、职工家属等的人员名册、人员就职任免、升迁、调用文件;兵工署以及第三材料库警卫队逃兵名册,防谍防范警卫潜逃及敌情案件、汉奸案件等的密令及查案材料;厂长会议记录,警务治安联席会议记录,工程师学会材料、中央、省府公报等;军政部所属机关受检主官,兵工学校学员,检验员,50、51、53军电台人员等名册;兵工署以及第三材料库、省建设厅关于各种防范、迁移情况、发募捐所得印花税等的各种代电、训令;兵工署及第三材料库1944年至1945年大事记。

(二)53兵工厂编制、组织规程系统表,官职员简历表、职工花名册、警卫队及人事防务名单;厂警稽组官佐任免、人事调动;53厂贵阳修械厂官职与参加兵工署会议等名单、规章、训令;53厂通缉、查扣逃跑人员名单,厂内纠纷、盗窃、盗匪和电台等案件情况材料;该厂编造户口、移交30兵工厂贵阳第一分厂武器物资清册。

(三)44兵工厂职工、警卫队名册;人员调动名册;厂党部、官兵、警稽人员食米代金清册,职工及家属食米代金和奖金清册、工资表;留黔保管处人员名单。

(四)43厂职工及稽查组人员名册,薪饷表,警卫队花名册,模范工厂职工名册,职工考核、调动及简历表,民众自卫队办法及兵工署,贵州省政府建设厅有关防务等的规章、训令。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