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 多彩贵州 » 省情概况

自然资源

字号:[ ] [我要打印][关闭] 视力保护色:

贵州是国内自然资源丰富的省份之一,有着极为突出的资源优势。尤以能源、矿产、生物、旅游资源得天独厚,最具特色。

能源资源突出。全省能源资源以水能和煤炭为主,以风电光伏为主的新能源电力产业加快发展。2023年,15个、195万千瓦独立储能示范项目建成并网,实现了由传统“水火互济”向“水火风光储”多能互补的电源结构转变。全省河网密度大,河流坡度陡,天然落差大,十分有利于水电开发。全省水资源总量和水能资源蕴藏量巨大。贵州煤炭资源丰富,素有“江南煤海”之称,保有资源储量约800亿吨,居全国第五位,煤层中还蕴藏着大量可开发利用的煤层气。此外,页岩气资源也十分丰富。丰富的能源资源为发展电力,实施“西电东送”打下了坚实的资源基础,为发展煤化工提供了资源条件,为将贵州建设成中国重要的能源基地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矿产资源富集。贵州矿种多、分布广、储量大、品位优,已发现矿产137种,占全国已发现矿种的80%,有40多种矿产资源储量居全国前10位,其中,锰、磷、铝资源储量居全国前3位。丰富的矿产资源为贵州发展以磷为重点的化学工业,以铝为主的有色金属工业及以水泥为代表的建材工业提供了资源基础。目前,贵州立足矿产资源优势,充分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实施“富矿精开”战略,持续在精确探矿、精准配矿、精细开矿、精深用矿等方面下功夫,切实把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经济优势和发展胜势。

生物种类繁多。全省已知生物物种有24547种,物种丰富度位居全国前列。其中,野生动物资源1000多种,列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有黔金丝猴、黑叶猴、黑颈鹤等15种,列为二级国家保护动物的有穿山甲、黑熊、水獭、大灵猫、小灵猫、林麝、红腹雨雉、白冠长尾雉、红腹锦鸡等69种。植物资源有森林、草地、农作物品种、药用植物、野生经济植物和珍稀植物等六类。列为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杉、珙桐、桫椤、贵州苏铁等10多种。全省有药用植物资源4000多种,占全国中草药品种的80%,“夜郎无闲草,黔地多良药”,是全国四大中药材产区之一。在国内外具有一定影响,品质优良的珍稀名贵植物有珠子参、三尖杉、扇蕨、冬虫夏草、鸡枞、艾纳香(天然冰片)等6种。此外,天麻、石斛、杜仲、厚朴、吴萸、黄柏、黔党参、何首乌、胆草、天冬、银花、桔梗、五倍子、半夏、雷丸、南沙参、冰球子、黄精、灵芝、艾粉等有地道药材之美称。野生经济植物资源中,工业用植物约600余种,以纤维、蹂料、芳香油、油脂植物资源为主;食用植物约500余种,以维生素、蛋白质、淀粉、油脂植物为主;可供绿化、美化环境及有观赏价值的园林植物约200余种;具有抗污能力的环保植物40余种。贵州农作物植物品种丰富,栽培的粮食作物、油料作物、纤维植物和其他经济作物近600个品种,粮食作物以水稻、玉米、小麦、薯类为主,经济作物以烤烟、油菜籽为主要品种。经济林木主要有油桐、油茶、乌桕、漆树、核桃等。全省饲养的主要畜品种有30多种,优良牧草资源2500余种,发展畜牧业具有良好条件。

旅游资源富集。贵州是迷人的天然“公园”。境内自然风光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景观绚丽多彩,野生动物奇妙无穷,文化和革命遗迹闻名遐迩;山、水、洞、林、石交相辉映,浑然一体。闻名世界的黄果树大瀑布、龙宫、织金洞、马岭河峡谷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铜仁梵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赤水桫椤、威宁草海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景色宜人,令人流连忘返。以遵义会议会址和红军四渡赤水遗迹为代表的举世闻名的红军长征文化,更让人驻足凭吊,追思缅怀。多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浓郁神秘的民族风情,以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使贵州成为理想的旅游观光和避暑胜地。截至2023年底,全省有A级旅游景区543个。其中,国有A级旅游景区374个,5A级旅游景区9个。


分享到: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