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档案馆馆藏民国时期档案产生于1912年至1949年11月,共141个全宗,18.2万余卷。这些档案,不同程度地反映了民国时期贵州政治、经济、军事、教育文化、医疗卫生、市政建设等方面的发展变化。档案内容分为军阀统治时期和国民政府统治时期两个部分,其中尤以国民政府统治时期档案数量为多。兹将两个历史时期馆藏档案内容简介如下:
一、贵州军阀统治时期
贵州军阀统治时期档案共1.6万余卷。此间任贵州省政府负责人的先后是:行政总理周素园;民政长唐继尧、戴戡;巡按使龙建章、刘显潜;省长刘显世、任可澄、卢焘、袁祖铭、刘显世、唐继虞、彭汉章、周西成;省政府主席周西成;省临时政务委员会主席李燊;省政府主席毛光翔、王家烈。
馆藏这一时期档案散存于贵州省政府、建设厅、民政厅、公路局、赈务会、市政工程处、邮电管理局、高等法院等30余个全宗内。主要内容为:国民政府制颁的部分政策、法令,定黔军总指挥部、民政厅委任各县知事、县长文件,贵州省政府行政报告及有关厅局委任文件,民政厅个别年份施政报告、行政计划、工作报告,部分县关于农业、土地面积、户口、县界、盗匪活动、土司、宗教、寺庙等调查报告、统计表,卫生院工作报告、传染病月报;插花地划拨、县界纠纷,县长及佐治人员被控案件,赈务会放赈材料及各县灾情、气象、物价呈报,建设委员会会议记录,建设行政会议案,建设人员考核、任免文件,贵东(贵阳至湖南)、贵南(贵阳至广西)、贵渝(贵阳至四川)、贵西(贵阳至云南)路部分查勘、改道、施工计划、经费预算及整理县道材料,模范工厂、电灯厂、公秤局、度量衡检定所、国货陈列馆、蚕业实验所等单位组织、经费及各县度量衡调查,部分县有关农作物产量、荒山荒地、家畜、兽疫的调查报告,生丝、麻、桐油、藤、漆产调查,电话线架设、植树造林等计划,各县天然颜料、农林场情况调查;贵州巡按使署政务厅、贵州省长公署政务厅关于本省留学京、沪、宁学生筹给经费及补助文件,考送清华学校学生津贴等。此外,尚有高等审判厅为数较多的刑、民事案件及部分学校学务档案,各地邮局关于红军长征过境情形的电文。
二、国民政府统治贵州时期
国民政府统治贵州时期档案共16.6万余卷。此间任贵州省主席的先后是吴忠信、顾祝同、韩德勤(代)、薛岳、吴鼎昌、杨森、谷正伦。
馆藏这一时期档案除贵州省政府及各厅、局、会、处外,尚有社团、工厂、学校及金融、军事、新闻等机构的档案,内容丰富,涉及面广,其中包括历届省主席的任职交待,各种法令规章,历次省政府委员会会议记录,政府机构设置改组,行政官吏考核、任免,训练,行政区划,土地陈报,乡镇造产,赋税整顿,推行保甲,矿藏调查,禁种鸦片,农作物实验及美烟推广,修筑公路铁路,工矿贸易企业兴办,教育改革,市政建设等。还有大量反映贵阳“二•四轰炸”、“南洞司事变”、“黔东事变”、“鹭溪沟抗编事件”、“贞丰望谟暴动”、“黎平禁烟事件”、“黔南事变”等重大历史事件的档案材料。另有部分档案反映了贵州在内战爆发后物价飞涨、经济崩溃,解放前夕国民党反动派屠杀进步人士、组织“应变”的历史事实。